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佛教禅宗达摩祖师在金口“一苇渡江”的千古美谈

  • 枫丹白露
楼主回复
  • 阅读:2801
  • 回复:10
  • 发表于:2012/9/16 12:09:31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源自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国内外大力推行佛教。佛教因此向四处传播。当时大致的传播路线有三条: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向东传到缅甸,向北传到今天的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以北﹑阿富汗东南的广大地区。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通过西域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有关佛教的传入有两种说法:“西汉末年说”认为佛教是西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中国的。而“东汉明帝说”则认为佛教是汉明帝夜梦“金人”,派秦景﹑王遵等13人出使西域,遇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秦景等人同二位印度僧人用白马将佛经与佛像带回洛阳,并在首都洛阳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而传入中国。“东汉明帝说” 得到了史学家的普遍认同。此时传入的佛教仅是佛教中的小乘教法。只信奉佛祖,寻求个人解脱。


      初入中国的佛教从东汉到三国时代,力量很弱,根基不深,只能依附于中国的黄老之学而存在,在皇室宫廷﹑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的小天地里缓慢发展。在魏晋时代,佛教与玄学合流,得以迅速发展。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汉地的发展进入到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高潮。


      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536年,另说532年、528年),意译为觉法或博通。他是南天竺(印度)香至国香玉王的第三个儿子,姓刹帝利名菩提多罗,人称刹帝利菩提多罗王子。拜般若多罗为师学佛。后来既成为西天(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又成为东土(中国)禅宗始祖。他既是联接西天与东土禅宗的关键人物,又是第一位把大乘佛教带入中国的僧人。大乘佛教信奉包括佛祖在内的所有神佛,普济众生。经达摩祖师传入后,最终成为中国化的主流佛教。禅宗作为隋唐时汉地佛教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之一,因为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全部修习内容而得名。相传达摩祖师的师父曾对达摩说:“我寂灭六十七年后,你到震旦(中国)宣讲禅学。”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达摩祖师在中国佛教小乘教法进入高潮之时来到了中国。


       据传150岁达摩祖师从印度出发,越洋渡海,历经三年,于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农历9月21日抵达广州。在登陆处还建了西来庵(今广州华林寺)。不久受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曾四次舍身为同泰寺之奴的崇佛皇帝梁武帝(464-549)恭迎,到金陵(南京)栖霞寺安歇。达摩祖师在此处住了十八天。
            
          梁武帝与达摩祖师在金陵发生了著名的禅宗史话“金陵不契” 。《五灯会元》记载了如下达摩与梁武帝的对话:梁武帝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道:“并无功德。”梁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道:“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达摩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道:“廓然无圣。”武帝再问:“对朕者谁?”达摩道:“不识。” 武帝不领悟。达摩知机不契,于公元526年农历10月19日,潜回江北。

                                           
          达摩祖师离开不久,梁武帝便将与达摩祖师话禅的事告知师父志公禅师,志公认为达摩高明之极,梁武帝懊悔不已,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决定追回。但是哪里还追得上。

                        



 
         达摩祖师从金陵(南京)燕子矶达摩洞(今狮子渡)一路北上,在金口(古称:涂口)的回峰山(今槐山)或许是因为灵山秀水的旖旎风光停了下来。槐山在金口长江之滨,也作淮山、大槐山,又称鸡翅山、金鸡山﹑惊矶山,素以秀丽的风光、丰厚的人文景观而闻名。清康熙五十三年《江夏县志》载:“大槐山在县(今江夏区金口街)南七十五里,晋李大槐隐居于此”,故称槐山。另据《湖北通志》引《太平寰宇记》载:槐山又名,惊矶山,“西南俯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迅急,商旅惊骇,故名。”它与大军山夹江相峙,构成长江锁钥,自古既是群雄逐鹿之场,又是骚人墨客行吟之地。在回峰寺下,达摩祖师留下了一碣。碣文写道:“峭石凌空浪拍天,槐山依旧锁风烟。回头二十年前事,哪得工夫上钓船。”从此碣分析:根据南北朝时的史实推断,“二十年前事”是指公元500年梁武帝从荆州起兵,经过两年战争,一路打到建康(南京)。谋诛东昏炀侯萧宝卷后,又逼萧宝卷已被他拥立为齐和帝的皇八弟萧宝融吞金自尽,两次弑君,篡夺皇位,并建立南梁的这件事。从血缘上来看,梁武帝萧衍与被他所杀的南齐萧氏皇族兄弟是有叔侄亲戚关系的。梁武帝是汉代名相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他的父亲萧顺之就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而齐高帝之侄齐明帝正是东昏炀侯及齐和帝的父亲。如同唐代诗人吕温在《岳阳怀古》中所言:“宋齐纷祸乱,梁陈成寇雠。”梁武帝作为一位极端推崇佛教的皇帝,早年弃道归佛,大建寺庙(号称四百八十寺),建无尽藏(佛教的“钱庄”,“当铺”)广为布施,举办法会,禁断肉食,亲讲并翻译佛经。如此种种表面现象之下,梁武帝在本质上实是凶残至极之暴君。达摩祖师看透了这个伪善帝王的假把戏,因而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在金口槐山达摩祖师并没有等到渡船,他在金口江边折了一把芦苇,双足踏于其上,以芦苇为舟就飘然渡江了。时至今日金口江边仍然长有许多芦苇,特别是在江中心的“铁板洲”上,以达摩祖师的禅定修为,“一苇渡江”凫水而上的达摩祖师该有怎样的飘逸飒爽丰姿啊!在禅宗著名的《碧严录》里,达摩祖师“一苇渡江”作为第一则“颂古”被流传下来。至今少林寺碑廊里仍供奉着达摩祖师关于此禅宗史话的石像及碑文。除此以外在当今各种不同版本的佛教类书籍中,都可以看到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典故介绍,可见这一故事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从金口“一苇渡江”游化北上的达摩祖师到了洛阳传授禅法。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农历11月23日,寓止于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深入禅定。由于达摩祖师面壁而生,终日默然,大众都觉得他高深莫测,于是把他称作“壁观婆罗门”。直到遇到佛教禅宗二祖慧可“断臂立雪”求法。正是“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达摩祖师以衣法付于慧可,以为传法之信,所谓“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世佛教徒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作为达摩祖师禅教的标志,达摩祖师也正是因此将四卷《楞伽经》(此经与《金刚经》﹑《大乘起信论》对佛教禅宗都有重要影响)授于慧可,并对他说:“我看中国人的 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佛门禅法,拈花微笑是如来禅,壁观安心是祖师禅。”所谓:“世尊拈花,而妙心传于迦叶;达摩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慧可)”一在西土,一为东来,意义同样重大。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习禅篇》末评价为“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也正是在达摩面壁祖师禅的影响下,历史上无数禅僧墨客,对之趋之若鹜。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面壁九年图破壁,白头归佛一生心。”


       作为达摩祖师独特禅法“壁观”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达摩祖师正是以“壁观”为法门,创造了简明朴实的“二入四行”禅法。二入指的是“理入”和“行入”。所谓“理入”即悟理。“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他,凡圣第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状,无有分别,寂然无名,名之理入。也就是说,禅的参悟,既不可拘执于经教,又不能全然离开经教;在平素修持中须注意灵活运用,“藉教悟宗”。至于修行方面的“行入”则分为“四行”:“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其关键是,要修持者善于安份随缘地过淡泊宁静的生活,不要执迷于无穷无尽的物质贪求。即佛经所说的“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据传达摩祖师于魏文帝大统二年(公元536年)农历10月15日,在禹门千圣寺安详端坐涅槃。当时在北魏有一个叫菩提流支的国师,很嫉妒达摩祖师,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直到有一天,流支第七次下毒,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不再自救而圆寂。在中国达摩祖师传教并生活了十年。同年农历12月28日。达摩被安葬于熊耳山,人们在定林寺为他起了一座塔。塔名“空观塔”。唐代宗赐谥他为“圆觉大师”。


       有传达摩祖师圆寂后,魏国使节宋云自西域回国,途经葱岭(天山、喀喇昆仑、兴都库什三道山脉交汇的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是丝绸之路中、南两路在喀什会合后唯一通往西亚的道路。被今人称为“葱岭古道”)时遇见达摩祖师提着一只鞋子,翩翩远去。因而又有了达摩祖师“只履西行”的传说。                           
 

      达摩祖师所创的佛教禅宗自二祖慧可大祖禅师—三祖僧璨鉴智禅师—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一脉相承。达摩祖师传法与二祖之时曾有言曰:“吾灭后二百年,衣钵止而不传,法亦大盛。”并留下一偈“吾本来兹上,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预言了佛教禅宗将在中国兴盛发展的前景。至六祖慧能之时,佛教禅宗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中唐以后,南宗成为佛教禅宗的正统。对士大夫及劳动人民均影响较大。以后南宗又进一步发展出“五家七宗”临济宗在宋代形成了黄龙﹑杨岐两派。(五家是指 : 临济宗﹑伪仰宗﹑  云门宗 ﹑曹洞宗﹑ 法眼宗。七宗就是在这五门的基础上再加上杨岐和黄龙两派称为七宗)。“五家七 宗”与日本﹑朝鲜的佛教禅宗有很大的渊源。  
  
  • 长江龙
  • 发表于:2012/9/16 12:27:02
  • 来自:湖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吹吧
(0)
(0)
  
  • 楚天舒
  • 发表于:2012/9/16 15:10:44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传说都很神的。
(0)
(0)
  
  • 毛毛雨
  • 发表于:2012/9/16 15:21:39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0)
(0)
  
  • 枫丹白露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9/16 21:30:52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长江龙19)的帖子
     基本都是正史史实,响当当的名人,不存在什么吹的成分。
(0)
(0)
  • 发表于:2012/9/17 8:10:58
  • 来自:湖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楼(枫丹白露)的帖子

呵呵 ~
此帖看后就一乐,当不得真...只能“基本”真实。
(0)
(0)
原来“习惯”是很不好的生活态度,一旦习惯,你很难去改变。
  • 长江龙
  • 发表于:2012/9/17 21:00:13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火车是人推的,汽车是人吹的
(0)
(0)
  • 卧听松涛
  • 发表于:2012/9/17 22:40:44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0)
(0)
  • 枫丹白露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9/19 14:32:42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楼(卧听松涛)的帖子
   也许这就是达摩当时“一苇渡江”的心态吧!
(0)
(0)
  • 枫丹白露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9/19 17:11:33
  • 来自:湖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楼(长江龙19)的帖子
   想象力真丰富,达摩祖师能与火车,汽车划等号吗?人家“一苇渡江”是多年修炼,有一定道行的。
(0)
(0)
  • 枫丹白露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9/23 15:16:00
  • 来自:湖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楼(毛毛雨)的帖子
     佛教作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本来就是一种信仰!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