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我与欧阳贞冰先生的书缘

  • 百花公子
楼主回复
  • 阅读:4357
  • 回复:17
  • 发表于:2014/2/24 21:34:0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与欧阳贞冰先生的书缘

    欧阳贞冰是江夏电视台的记者,他多才多艺,是个传奇人物,真正的江夏才俊。他虽然不认识我,我与他也没有什么交集,但说起来我与他之间还是有一点渊源的。

    记得好像是1988年,那时我正读初二,当时在一所乡村中学读书,有一天,我和三个同学相约一起到山坡乡街上去买资料,中午吃过午饭,趁着午休的时间,我们兴冲冲地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

    那时的纸贺公路才刚刚修通,铺的是三合土,有汽车经过时,经常卷起一阵漫天的呛人灰尘。因为我们是隔壁乡镇,有点远,我们花了大概近个把小时才骑到山坡,有个同学以前来过,所以他径直把我们带到一家书摊。说是书摊,真是名符其实,面积大概十来个平方,用铁皮搭成的简易房子,三面书架,前面一张柜台,小小铁皮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

    那时在乡下,那个年代,除了老师发的几本书,其他课外可读的书少得可怜,我连县城纸坊都来得很少,也没有逛过大书店,所以这间小小的书摊对我来说,里面的书还是挺多的,一时间竟眼花缭乱了。

    记得当时我选购了两本书,具体花了多少钱也记不清了,大约34元左右吧。一本是《中国古代爱国者的故事》,正是在这本书中,我才知道了古代的一些名人的故事,譬如岳飞、文天祥、霍去病等等,另一本书的确切书名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知道是关于初中文言文翻译方面的工具书,因为当时初中的语文教材,一般后面一个单元都是文言文,老师总是讲一些古代字、词、句方面的知识,有些弄得不是很懂,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书才能了解,所以老师要我们买一些课外书看看,于是就有了今天来山坡买书的经历。

    当时其他两位同学也各自选了几本,记得有位同学好像特别迷恋武侠小说,买的是一套武打书。因为时间关系,下午还要上课,买完书,我们就又兴高采烈地骑车回校了。但尽管我们自行车骑得飞快,最后到学校时还是迟到了,老师在教室门口拦住我们几个,我们解释说是去山坡买书了,并把书掏出来给老师看了看,一向很严厉的老师也没有说什么,连忙叫我们快点进教室。

    这次购得的几本书,很是让我们兴奋了一阵,大家交换着看,度过了许多美妙的时光。我自己购买的两本书,也一直保存了好多年,可惜后来辗转,最终也不知流落何方了。

    哦!还忘了交代。当时只顾看书、选书了,最后付了钱就匆忙回校。只记得店主是个青年人,我们去时他端着碗正在吃饭,具体什么模样也记得不大清了。当然,更不可能知道他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欧阳贞冰了,这些都是后话。

    这就是我与欧阳贞冰的第一段渊源。

       第二段渊源是1992年,当时我正在纸坊读高中,那时在校住读,为了节约车费,每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平时周末休息时,一般就在县城纸坊街上闲逛。

    有一个星期天,我逛到了新华书店(当时的新华书店好像就是一个小门面,就在现在新兴街新华书店的楼下地下层,书店比马路路面低许多,需要下十几级台阶,印象很深,现在还在,不过已经改作他用了)。

    书店书很多,记得当时一种是在书架上摆放的,一种是在柜台上摆放的。柜台上摆放的,可以自己动手翻阅,如果要看书架上的书,就需要先由书店营业员负责拿,然后再递给顾客看。当然,大多数书是我当时买不起的,所以书架上的书我从不敢问津,我也很知趣,不敢劳驾营业员帮我拿,只敢小心翼翼地翻阅一下柜台上面摆放的一些书解解渴。

    那天,我在柜台不起眼的一个角落,偶然发现一本薄薄地小册子,封面装璜很简洁,书名是《浪花集——九月菊抒情诗选》,随手翻了一下,突然被扉页上的“作者小传”吸引住了,特别是里面提到作者“现系出生地武昌县山坡镇文化个体户”一段文字,我一下子联想到他肯定就是我初中时到山坡买书的那个摊主,后来在诗集的吴松林先生所做的《你属于明天——致欧阳贞冰》代序中得到了证实。这时候,我才知道,那个山坡书摊的摊主就是这本诗集的作者,作者的名字叫欧阳贞冰。

    因为第一段渊源,又因为作者的地理环境离我们很近,顿时倍感亲切,加之诗集内容很不错,于是我决定买下这本书。记得很清楚,书价是2元,虽然我当时的生活费是每星期15元,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记得当时买书还有点小插曲。

    当我说我要买这本书时,几个营业员好像很惊喜一般,连忙说:“好!!你等等,你等等”。说着,一个找来一张白纸条,另一个又找来一支笔,说:“你把你的姓名和联系地址留下来!”我当时还有点纳闷,不知为何?见我有些疑惑,其中一个营业员解释说:“这是我们本县的一名作者,他想和读者做一些交流,所以留下地址方便联系。”哦!原来如此,我于是就在纸条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和当时的学校班级,写完后我拿起书就走了。

    刚走了一段路,我一摸口袋,咦!明明记得我身上只有一张整10元钞票的,怎么我的10元钱还原封不动在身上啊?这么说,我买书的钱没付!仔细一想,哦,对了!当时只顾着写联系地址,我忘了付款,营业员也忘了收款。不行,我连忙返回书店,刚一进门,只听见一个营业员惊喜地叫道|:“回来啦!回来啦!”我也没有说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掏出了唯一的一张10元大钞,递给其中一位营业员,那两位营业员也微微相视一笑,找了我8元钱,我拿了书,迈着轻快地步伐回到了学校宿舍。

    这本诗集我拿到学校后,没舍得与别人分享,经常一个人,逐页逐篇,逐字逐句地欣赏回味,作者的才气让我震撼,似乎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特别是他的文字风格,甚至一度影响了我。 

    读高中的时候,虽然我选择的是理科,但理科成绩一塌糊涂,相反,我从小却偏爱语文,当年读高中,也曾有几件引以为自豪的事,一是我的作文曾多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念过,内心也曾小小得瑟过一阵。还有一次被语文老师推荐参加过“楚才杯”作文竞赛,虽然最后什么名次也没有得到,但依然难以忘怀。再一个就是高考时,我虽然作为理科生,但语文成绩竟超过了许多文科生,正是凭借语文的高分,再平均拉扯我那可怜的其他几科成绩,最后我竟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地考取了市内一所三流大学。不仅圆了大学梦,还跳出了农门。这多多少少也要感谢一下欧阳贞冰先生啊!

    这本《九月菊抒情诗选》我也一直保存多年,但也是因为学习、工作、还有几次搬家原因,最后辗转也不知所踪了,幸好前两年,我又意外获得一本,说起来也有些故事。

    那是一次晚上,我在体育馆游玩,看见一位老同志在体育馆广场一角摆一个旧书摊,我过去瞧了瞧,突然发现那个熟悉的封面,我一阵窃喜,有种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就在此处的感觉。我连忙不动声色地问摊主:“老板,这本书多少钱?”老者举起一只手,张开手掌摆了摆,示意五元。我也是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讨价还价,很爽快地掏出了钱。今非昔比,参加工作多年的我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穷学生了,我暗笑自己。

    这本书如今又摆在我的书柜了,上面有作者的亲笔签名,虽然赠送的对象不是我的名字,但我依然如获至宝。这可以说是我与欧阳贞冰的第二段渊源。

       欧阳贞冰是本土人,一直生活、工作在江夏。后来我在一些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上也常看到过一些他的作品,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名字,正是通过这些媒体,我才知道欧阳贞冰早已走出山坡乡,来到了江夏电视台工作,但我依然没有与他有什么交往,他当然也不可能知道我。

   后来我学会了上网,也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从此,我开始在网上冲浪,获取各种资讯,网络也改变了我的部分生活。有一次,我无意中搜到欧阳贞冰的网易博客,通过他的作品和文字,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我经常通过网络关注着他,但还是与他没有任何交流。

    就在今年过年之前,我浏览欧阳贞冰的博客,知道他又出了一本《贞冰诗歌》的集子,我很想得到这本书,于是到新华书店看了看,一直也没有发现,后来在网上搜索,也没有发现哪里有买的。正在无奈之际,突然脑海中一闪念,何不直接求助于作者本人?于是我试着在博客中跟欧阳留言,咨询在哪里可以购得此书?没想到他及时回复道:“有空来电视台送你一本吧!”我欣喜若狂,但临近过年,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立即去,后来通过博客上几次留言、回复。最后终于约定了时间。

       2月底的一天,星期一,春雨蒙蒙。

    我在网上与欧阳贞冰约好8点整在电视台门口见面,我740就到了。站在门口,看见电视台的一些工作人员陆陆续续都来上班了,我紧张而又装着若无其事地观察着每一个进去的人,但还是没有看见那张熟悉的面孔(我是通过博客相片认识他的)。我掏出手机低头看了一下时间,刚好8点,抬头一看,正好看见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从世纪广场那边走过来,撑着一把雨伞,快到电视台门口时,他的伞略微向上一扬,我立刻就认出了他那张略显瘦削的脸,还有他那个性鲜明的头发了,已经确定无疑就是欧阳贞冰了。

    我主动迎上去,招呼道:“欧阳老师好!”,当时门口就我一个人,他估计也猜到是我了,只见他还没走近,就应和道:“哦!好!来啦!走!一起到办公室去!”他个子虽不高,步伐却很快,我紧跟着他,边走边聊,开始我还准备憋着纸坊话跟他聊,没想到他一口地道的山坡话,好亲切,都是南八乡人,我也自然地操着家乡话跟他聊了起来,我主动地说了自己的单位,他也一下说了我熟悉的几个人。

     到了他办公室,我还略显拘谨,他却像老朋友一般招呼我,刚坐下,他先在办公桌上台历扯下一张纸,写上他的名字和电话主动递给我,接着我也留下我的姓名和电话。然后他就在办公桌抽屉找出书来,给我签名,开始他拿出的一支笔可能是墨水不多,写不现了,到处找笔,我连忙说:“我这有笔!”。他忙说:“不用!不用!我这有!我这有!”然后又换了一支笔,这支笔芯粗些,专门签字的。他边念边写道:“***先生,雅正”,然后又签上自己的笔名“九月菊”,最后署上日期交给我,我双手接过书,心情颇为激动。因为是上班时间,我也不敢过多打扰,简单聊了几句,于是告辞,他很热情地送我到门外。

     没见到欧阳贞冰本人之前,我还在想怎么跟他打招呼?怎么与他交流?书送给我之后怎么感谢之类的话。没想到他本人这么容易沟通。

    这第三次渊源,才是我与欧阳贞冰先生的真正接触,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我们像老熟人一样,我也感受到他那火一般的热情,再次捧起他的书,感受他的文字,更加不可思议他那小小的个子里竟蕴藏着这么巨大的能量!

        我的书柜藏书不多,除了一些专业书籍外,其他书文学类偏多,都是自己一本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或者网上购得的一些书,还有一些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淘得来的旧书,就这样,慢慢积攒了大约百十来本。

    书柜中,书虽然不多,但大半柜子都是心爱之物。有作者签名送给我的书,欧阳贞冰的这本《贞冰诗歌》是第二本,第一本是我们江夏区的作家,陈本豪先生签名送给我的《沃野》。以后有时间,我也写写获得这本书的经历。
灯火阑珊处
  
  • 云飞扬
江夏大V江夏大V
  • 发表于:2014/2/24 22:35:47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公子爱书,爱得虔诚。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