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沙羡城与汝南侨城—涂口(金口)的由来

  • 枫丹白露
楼主回复
  • 阅读:6058
  • 回复:17
  • 发表于:2015/2/13 20:24:4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秦兵器上的“沙羡”铭文

      沙羨为古县名,沙羨城顾名思义为沙羨的都城。“沙羨”二字今人多误读为shāxiàn,其正确读音应为shā yí。谈沙羡城由来不得不先为其正音并辨疑订讹。“沙羨”二字据上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字研究中心广濑薰雄就湖北荆州纪南城松柏西汉墓作《论1号墓出土记更数的木牍》和《文物》2008年第4期朱江松作《罕见的松柏汉代木牍》等论文考古发现,目前所见秦汉时期竹简﹑兵器﹑印章均写作“沙羨” (注:羡下左为三点水)“羨”字因与“彖”字皆为舌齿音元部字,虽然中古开合口等呼有异,但古音毕竟还比较近,故当时以“彖”字表音。也有学者认为“彖”字今有三个读音:shǐ chǐ tuàn 及多个含义与“羨”字形近而音并不同故应为羨字的讹变。清代《康熙字典》依明代《字汇》与《正字通》两书增订,关于“羨”解释为:“【前汉·地理志】江夏郡沙羨,【注】晋灼曰:音夷。”明确就“羨”与“羡”两个字形类似的汉字进行了音﹑形﹑义的全面区分。约晚清至民国时期,“羨”的繁体字即本字,下左为三点水。“羡”的繁体字为“羨”下左也为三点水,两字形已趋同,不幸的是音义本不同的两个字因解放后推行汉字简化,被一并同化为羡慕的“羡”,以致沙羨的原音形义不但消隐,而且完全被今人漠视,如无注释大部分人会误读误解。




秦极盛时期四十八郡地图(沙羡所在为南郡)




西汉盛世疆域图(沙羡所在为荆州江夏郡)



湖北省地图(古沙羡包括今武汉﹑汉川南﹑崇阳北及鄂南嘉鱼﹑咸宁等县市)



       据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陈循《寰宇通志》卷五十载:“禹贡荆州之城,天文翼轸分野,自周夷王入楚,楚熊渠(公元前886年—公元前877年在位)分其子红为鄂王,鄂之名始此。”其实沙羨作为今湖北范围尤其是武汉的古行政建置单位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周战国时期的楚国,约公元前350年楚即置沙羨于涂口(今金口)。1998年在金口发现的两座战国楚墓有力的证明了这段历史非虚,沙羨城涂口曾是楚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将沙羨划入三十六郡之一(秦极盛时期为四十八郡)的南郡(北以汉水与南阳郡为界,东以春秋时吴﹑楚旧界与九江郡为界,南以洞庭湖与长沙郡为界,西北以武关与汉中郡为界,西南以武陵山脉与黔中郡分界,包容今属湖北的大部分地区),沙羨地处南郡的偏东境,辖今武汉汉阳﹑汉口一部及鄂南咸宁﹑嘉鱼﹑蒲圻等县市。据《汉书》载,至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分置竟陵以东及江南为荆州江夏郡,下设14县,沙羨县(治所涂口)属之。一般史学家持狭义论者认为此即为武汉江夏区(原武昌县)建区(县)之始。事实上从广义而言:两汉时期的沙羨县在秦所辖范围之上具体辖今武汉市境内的武昌﹑汉阳及汉口沦河以南,省境的汉川市南境,崇阳县北境,嘉鱼县﹑咸宁市﹑赤壁市(原蒲圻县)全境。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湖北省会武汉市还没有当年沙羨县管辖的范围大,也没能发展到逾越沙羨的范围。沙羨堪称楚天湖北首县,而沙羨城涂口(今金口)堪称省会武汉江南及鄂南有历史明文完整记录,没有断代的城市之根。




  《周礼·春官》卷



      沙羨城因何以沙羡命名?这从历代建置六部皆循的上古文化史之宝库,相传为周公所作,实成书于战国的儒家煌煌大典三礼之首《周礼》(亦称《周官经》唐代时立为九经,为儒家十三经之一)中依稀可见其由来。据《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冢人篇》载:“及竁,以度为丘隧,共丧之窆器。”东汉著名经学大师郑玄著《周官礼注》解释该文为:“隧,羨道也,度丘与羨道广袤所至。”羡道依商周古制天子陵有东西南北四出空心斜坡道通至椁室,诸侯只有南北两出,羡道即古陵的灵魂通路。用于沙羨之名则特指河床,古沙羨无论是都城涂口(今金口)所在地的长江与涂水(今金水河)之滨,还是境内今武昌﹑汉阳﹑嘉鱼等市县均为河港纵横之地貌,江河之水冬竭夏涨。当其水竭之时,河床敞露,到处沙漕,形似羨道,故沙羨因而得其名。




西晋琅琊武王司马伷出兵沙羡城平吴



      沙羡城自有建置以来,如同一个激昂壮烈的勇士,谱写出一幕幕撼人心魄的史诗。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领孙权﹑周瑜﹑吕蒙等将领与江夏太守黄祖及援军刘表侄刘虎﹑韩晞在“沙羡大战”,黄祖抗孙吴不力,三万余军士被击杀落水,六千艘战船被孙策军团一举缴获,黄祖落败而逃;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沙羡赤矶山爆发了中国历史上以上胜多的经典战役“赤壁大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火攻曹营,曹操被迫引军败退沿长江遁逃至南郡;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兵分五路,以20万大军直扑东吴,11月,武帝叔父琅琊武王司马伷奉命率数万兵将出兵沙羡城涂口平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帝孙皓战败向司马伷奉送传国玉玺请降,至此三国之吴国灭亡。正是沙羡城这一方热土如同一个熔炉淬炼了时代英雄们的斗志,让他们在历史舞台角逐的同时,展示和成就了千秋的功名与霸业,与成败无关的是他们都是时势的强者与精英。



古城楼(图片与文中沙羡城楼无关)

        沙羡城饱经乱世战火洗礼,城池随政权变迁时有兴废﹑屡有更迭。虽然隶属关系频繁更替,但在隋迁城以前基本还是保有了“江南一大都会”的盛誉。特别是三国时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将沙羡一度并入武昌郡,后又恢复为原貌。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继赤壁之战后,荆襄九郡之江夏﹑桂阳﹑长沙郡均归属孙权。吴虽将沙羡的西南境分划而出,另置蒲圻县隶属长沙郡。但也是在此时,东吴大帝孙权高度青睐重视沙羡城的建设与发展,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他亲筑沙羡城(史称:涂口堡,后称金口堡)。《吴志》载:“孙权于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即第一次筑城后十年)筑堡守之,堡之大小无记载,当于夏口城略同。”一国之君两次亲修沙羡城可见沙羡之关键。无可否认的是:正是孙权对沙羡有作为的贡献,为沙羡在东晋及南北朝时期由单一的县城演变为县与郡双城并立的汝南侨城打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厚基础。


  
  • 向日葵
江夏大V江夏大V
  • 发表于:2015/2/13 21:27:38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0)
(0)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感谢回复!与君共勉!
  
  • Guest1444272812
  • 发表于:2015/2/14 9:11:54
  • 来自:福建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长知识的一篇好文。
来自手机版
(0)
(0)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感谢回复!希望以此文普及地方文化。
  
  • 簡簡單單
  • 发表于:2015/2/14 11:21:22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啊!赞\(≧▽≦)/
来自手机版
(0)
(0)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感谢回复!!!
  
  • 男人四十
  • 发表于:2015/2/14 13:20:02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地方史料,配图多张第一次见到,文章也很详细可靠。大赞一个。
其实侨城就是因为国破而流亡的州县政府在异地的设置。
来自手机版
(0)
(0)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感谢回复!古代乱世的侨城在中国有很多,沙羡是其中之一。
男人四十
男人四十: 回复 枫丹白露:在现代,类似的例子也有,比如遍布台湾很多县市的“大陈新村”。
   
  • 故都的秋
  • 发表于:2015/2/14 15:56:33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很地学习了一下。
(0)
(0)
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 谢谢回复!!!
  • 公交不给力
  • 发表于:2015/2/14 20:50:56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江夏是个郡,相当于现在的省;沙羨是其中一个县,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请指正。
来自手机版
(0)
(0)
  • 不想做坏人
  • 发表于:2015/2/17 9:52:44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就算是现在武汉的行政面积,也无非是原来几个县的合并而已。武昌县(现在江南四区),汉阳县(汉阳三区、汉口三区加东西湖),黄陂县和新洲县。地方也就这么大,人口也就这么多。
(0)
(0)
  • 楚天舒
  • 发表于:2015/2/24 9:46:04
  • 来自:湖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可多见的好帖!值得学习。
(0)
(0)
  • 楚天舒
  • 发表于:2015/2/24 9:47:31
  • 来自:湖北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精华鼓励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