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江夏野生鸟类图谱(2019年3月修订)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3/31 13:42:36
  • 来自:北京
  1. 11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鸟片欣赏:争先


(0)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1 17:59:25
  • 来自:北京
  1. 1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67、家燕    拍摄地点:大桥红旗岛





        家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速变换方向。
        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世界性分布,是爱沙尼亚奥地利国鸟
        家燕是中国人民最熟知和最常见的一种夏候鸟,分布广,数量大,也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就有保护家燕的习俗和传统,认为家燕来家筑窝会给家庭带来幸运,因而不仅保护家燕,还常常为它们提供筑巢条件,从而使家燕得到繁衍、种群不断壮大。
        在江夏为夏候鸟,常见。

(0)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7 21:22:44
  • 来自:北京
  1. 1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69、灰胸竹鸡      拍摄地点:土地堂





        灰胸竹鸡: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灰胸竹鸡喙黑色或近褐色,额与眉纹为灰色,头顶与后颈呈嫩橄榄褐色,并有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环状,下体前部为栗棕色,渐后转为棕黄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跖和趾呈黄褐色。上体黄橄榄褐色。眼淡褐色;嘴褐色。雄鸟脚上有距。分布在台湾以及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达福建,主要栖息于山区、平原、灌丛、竹林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中国南方特有种。引种至日本。
        在江夏农村田野道路边经常可以看到。

(0)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7 22:04:04
  • 来自:北京
  1. 11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0、北椋鸟      拍摄地点:宁港大汊




       北椋鸟:雀形目椋鸟科,全长约18厘米,背部深色,腹部白色,属于候鸟。栖息于阔叶林或田野内,食植物果实,种子,昆虫。 叫声变化多段,善模仿。多栖息于平原地区或海拔500-800米的田野,营巢于树洞和墙缝中。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达乌尔地区。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或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海南岛。
       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
       在江夏远不及灰椋鸟和丝光椋鸟那么多那么常见。

(0)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7 22:11:50
  • 来自:北京
  1. 1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黑喉石鵖(雌鸟)
拍摄地点:宁港大汊 





[此贴被觅光琢影于2019/3/18 12:31:44编辑过]
(1)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8 17:36:40
  • 来自:北京
  1. 1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1、金腰燕
拍摄地点:土地堂






        金腰燕:体长16-18厘米,体重18-21克,寿命15年。上体黑色,具有辉蓝色光泽,腰部栗色,脸颊部棕色,下体棕白色,而多具有黑色的细纵纹,尾甚长,为深凹形。最显著的标志是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浅栗色的腰与深蓝色的上体成对比,下体白而多具黑色细纹,尾长而叉深。 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生活习性与家燕相似,有时和家燕混飞在一起,飞行却不如家燕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鸣声较家燕稍响亮。结小群活动,善飞行,飞行迅速敏捷,主要以昆虫为食。
         金腰燕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主要栖于低丘陵和平原常成群活动,少者几只、十余只,多者数十只,迁徙期间有时集成数百只的大群。性极活跃,喜欢飞翔,整天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村庄和附近田野及水面上空飞翔。飞行轻盈而悠闲,有时也能像鹰一样在天空翱翔和滑翔,有时又像闪电一样掠水而过,飞行极为迅速而灵巧。休息时多停歇在房顶、屋檐和房前屋后湿地上和电线上,并常发出“唧唧”的叫声。 
         是江夏常见的夏候鸟。

(1)
(0)
  • 发表于:2016/4/8 18:14:08
  • 来自:湖北
  1. 1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已超过百层楼!真不容易!坚持就能胜利!
  • 汉生
  • 发表于:2016/4/8 20:35:08
  • 来自:湖北
  1. 1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建楼的速度可慢点。精选。支持你的拍摄。
(0)
(0)
觅光琢影
觅光琢影: 谢谢!一开始是想着先有/后好/再精,以为片子可以随时编辑更换,没想到由于编辑权限问题,已经没有办法把一些画面欠美质量欠佳的片子换掉了。我会坚持拍下去,自己也期待着能有更多更好的片子,再过一年半载后编个第二版
汉生
汉生: 接着盖,越来越精!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 柴子
  • 发表于:2016/4/10 9:47:23
  • 来自:天津
  1. 12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点32个赞!
(0)
(0)
觅光琢影
觅光琢影: 谢谢才子!
柴子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11 13:49:13
  • 来自:北京
  1. 12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2、池鹭 
拍摄地点:宁港汊





        池鹭:系典型涉禽类,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池鹭的部分种群为留鸟,部分迁徙,特别是在中国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数都为留鸟。在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全为夏候鸟。春季通常在4月初到4月中旬迁至北方繁殖地。秋季多于9月末10月初开始往南迁徙;通常呈分散的小群或家族群往南迁飞。越冬于长江以南广东、福建、海南岛、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多达数十只的大群在一起,性较大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包括鱼、虾、螺、蛙、泥鳅、水生昆虫、蝗虫等,兼食少量植物性食物。常与夜鹭白鹭牛背鹭等一起组成巢群,在竹林、杉林等林木的顶处营巢。性不甚畏人。白昼或展昏活动。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
             在江夏春夏两季多见于池塘边或稻田里。

(1)
(0)
  • 芳芳
  • 发表于:2016/4/20 15:39:35
  • 来自:湖北
  1. 12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这张,那眼神 姿态,帅!
(0)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24 19:44:21
  • 来自:北京
  1. 13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4、红脚苦恶鸟





       红脚苦恶鸟:是鹤科秧鸡属的中等体型的鸟类,共有2个亚种。体长约28厘米,体形大小似秧鸡。上体全橄榄褐色,脸及胸青灰色,腹部及尾下褐色。幼鸟灰色较少。体羽无横斑。飞行无力,腿下悬。杂食性,主要昆虫、软体动物、蜘蛛、小鱼等;也吃草籽和水生植物的嫩茎和根。分布于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南半岛、中国。
       在我国分布很广,在江夏为常见鸟类。

(1)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24 20:01:28
  • 来自:北京
  1. 13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5、鹤鹬
拍摄地点:宁港大汊






       鹤鹬是鹬科鹬属的小型涉禽,体长26-33厘米,夏季通体黑色,眼圈白色,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具白色羽缘,使上体呈黑白斑驳状,头、颈和整个下体纯黑色,仅两胁具白色鳞状斑。嘴细长、直而尖,下嘴基部红色,余为黑色。脚亦长细、暗红色。冬季背灰褐色,腹白色,胸侧和两胁具灰褐色横斑。鹤鹬栖息于北极冻原和冻原森林带,单独或成分散的小群活动,主要以甲壳类、软体、蠕形动物以及水生昆虫为食物。
      中国分布:仅见繁殖于新疆;迁经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达甘肃,往南经长江流域、西藏南部、东南沿海、台湾和海南岛;部分越冬于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岛、福建和台湾。
      在江夏枯竹海、乌龙泉友爱村湖边多次见到。 

(0)
(0)
  • 我行我摄
  • 发表于:2016/4/25 14:53:07
  • 来自:湖北
  1. 13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
(0)
(0)
  • 罗伊
  • 发表于:2016/4/25 15:35:53
  • 来自:湖南
  1. 13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鸟类大观园!寻鸟不易,识鸟不易,拍鸟更不易,日复一日拍鸟万分不易。楼主是真正的观鸟拍鸟爱鸟人,用日复一日的辛苦,唤起人们的识鸟爱鸟护鸟意识,唤醒人们的爱家护家意识。江夏因有你而美丽,向您致敬!
来自手机版
(0)
(0)
觅光琢影
觅光琢影: 谢谢鼓励!
  • 车卷风
  • 发表于:2016/4/25 19:25:27
  • 来自:湖北
  1. 13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多种只觉得见过却叫不上名来,挺尴尬啊,发誓从此要好好学习。只不过,另外还有好多种,貌似是并没有让楼主的镜头关注过。四水江第一,江夏有关。也不知道已经是过去了多久,总之是:鸟儿逐长江的奔流而栖居,形形色色,许许多多,临江的四邑公堤与武金堤随处可见,貌似是仍然记得,有别于所读。
(0)
(0)
觅光琢影
觅光琢影: 谢谢关注与鼓励。我准备用5年时间来完成这个《江夏野生鸟类图谱》,目前这是半年的时间所拍,所拍到的野生鸟类种类估计只到江夏实有野生鸟类三分之一的样子……现在感觉到发现新的鸟种已经很难了,所以特别感谢您提供的四邑公堤与武金堤的线索,我一定会多去拍的。
车卷风
车卷风: 回复寒江独钓:不敢诳语,有一说一。许多的活动,鸟类让位于人类,令人愤愤不平,却貌似是理所当然。我以上所说,已经有好几年了。在我的记忆中,四邑公堤,应当是好过武金堤。
觅光琢影
觅光琢影: 回复 车卷风: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4/27 20:04:01
  • 来自:北京
  1. 14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6、白腰草鹬  
拍摄地点:大花岭礁咀石






        白腰草鹬:为小型涉禽,体长20-24厘米,是一种黑白两色的内陆水边鸟类。夏季上体黑褐色具白色斑点。腰和尾白色,尾具黑色横斑。下体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白色眉纹仅限于眼先,与白色眼周相连,在暗色的头上极为醒目。冬季颜色较灰,胸部纵纹不明显,为淡褐色。主要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森林中的湖泊、河流、沼泽和水塘附近,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在水边浅水处、砾石河岸、泥地、沙滩、水田和沼泽地上。
        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新疆西部,越冬于西藏南部、云南、贵州、四川和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海南岛、香港和台湾,迁经河北、宁夏、青海、甘肃等省。
        据我观察,在江夏越冬的白腰草鹬数量不多。
(1)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5/2 14:03:31
  • 来自:北京
  1. 14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7、黑卷尾  拍摄地点:宁港大汊






        黑卷尾: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鸟类。全长约30cm。通体黑色,上体、胸部及尾羽具辉蓝色光泽。尾长为深凹形,最外侧一对尾羽向外上方卷曲。栖息活动于开阔地区,数量多,常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动作敏捷,边飞边叫。主要从空中捕食飞虫,主要以夜蛾、蝽象、蚂蚁、蝼蛄、蝗虫等害虫为食。分布范围是伊朗至印度、中国、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或在竖立田野间的电线杆上,一见下面有虫时,往往由栖枝直降至地面或其附近处捕取为食,随后复向高处直飞,形成“U”字状的飞行。它还常落在草场上放牧的家畜背上,啄食被家畜惊起的虫类。性喜结群、鸣闹、咬架,是好斗的鸟类,习性凶猛,特别在繁殖期间,如红脚隼、乌鸦、喜鹊等鸟类侵入或临近它的巢附近时,则奋起冲击入侵者,直至驱出巢区为止。
        中国为吉林以南东部各地至西南、西藏为夏侯鸟,云南南部、海南以及台湾为留鸟。
        在江夏除冬季外三季常见。
(1)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5/2 14:56:56
  • 来自:北京
  1. 14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78、须浮鸥     拍摄地点:大桥湖湿地






      须浮鸥体长25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浅色燕鸥。腹部深色(夏季),尾浅开叉。繁殖期:额黑,胸腹灰色。非繁殖期:额白,头顶具细纹,顶后及颈背黑色,下体白,翼、颈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具褐色杂斑,与非繁殖期白翅浮鸥区别在头顶黑,腰灰色,无黑色颊纹。
     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须浮鸥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飞行轻快而有力,有时能保持在一定地方振翅飞翔而不动地方。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水面和沼泽地上。有时也吃部分水生植物。
     在江夏各湿地均可见其活动。 

(1)
(0)
  • 觅光琢影
楼主回复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
  • 发表于:2016/5/2 16:08:41
  • 来自:北京
  1. 14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80、灰椋鸟  拍摄地点:宁港大汊







      灰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的物种,体型较北椋鸟稍大,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
      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北部地区主要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
      在江夏除夏季外常见此鸟大群活动。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