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馒头呢~

  • 大光谷
楼主回复
  • 阅读:1646
  • 回复:17
  • 发表于:2016/12/20 10:18:5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牺牲者,新一代的“40、50、60、70、甚至83后人员”明天的路在何方?


中国正在进行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可能是新老企业“你死我活”的大置换,而非老企业“破茧重生”的新机会。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就是换工作,但一部分人的转型难度和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会远超于之前的预判,其中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更是面临着“隐性失业”的风险。

  
  • 大光谷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6/12/20 10:23:09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开豪车拉专车活儿的都是哪些人?

最近的一次用车,车主开着气派的奥迪A6L来接我。在APP上车主自愿把车的等级从豪华档降为舒适档,所以我在附近数十辆车中毫不犹豫选了它。车主是一位生产皮鞋的老板,50多岁,在广东有鞋厂、在北京大红门有批发部。一年前,他的皮鞋生意已经举步维艰,于是准备收手。当和各地的经销商清账的时候,才发现应收账款已经大部分难以收回。如果这些账款彻底收不回来,他除了一套尚未还清贷款的房和一辆车将一无所有。现在,他们两口子轮流开专车和清帐,专车的几百块钱是他们养家的唯一来源。两个孩子目前还在念书,对于未来,他忧心忡忡。

上一次叫车,碰到的司机是一位刚从公司辞职的白领,开着宝马X5来接我。他40多岁,原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项目总监,在找下一份工作的过渡期,他开自己的私家车挣点外快。显然,他已经意识到到寻找一份达到自己原来薪资水平的工作难度超出了自己之前的想象,但依然信心满满。在整个路途中,我忍着一句话没有说出口:也许,这可能就是你的新工作。

在两三年之前,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到,标志着他们成功人生的私家车会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

你以为只是换工作,其实是“失业”

这情景并不陌生,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也曾上演。

1929年秋冬美国由股市暴跌引发了经济大萧条,三四年后真正的企业倒闭和失业高潮爆发。大规模的失业,实际上是经济萧条的最后结果而不是前期征兆。通俗地讲,经济转型就是很多人换工作,经济危机就是很多人没工作。无论是美国大萧条时代还是里根改革时代,以及我们90年代后期的国企改革时代都是这样。

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所开始的那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很多中产阶级失去了原来的白领工作,从制造业、金融业、传媒业、房地产业等高薪工作不得不转向零售、餐饮、旅游等低薪蓝领工作。而他们中的所有人在失去原来工作的时候,都以为这一次只不过和以前的历次跳槽一样,只是从这家公司跳到同行业的另外一家公司,说不定还会升职加薪。

中国正在进行的是又一次规模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换工作,对于其中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来说,就是失业。

危机!你正面临严峻的“隐性失业”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的那一轮结构调整中,受到冲击的主要是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人。在那一轮经济调整周期中,大量老工业基地的工厂企业倒闭破产,数千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与此同时,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大城市,成千上万新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出口加工型企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是其中最大的就业岗位提供者。国有企业众多的“40、50人员”再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而此次经济结构调整,所涉及的工作岗位无论从数量、地区和行业上都要比上一次结构调整更加广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也就是有2.3亿人,这其中又有1亿人从事制造业。

从世界各大工业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第二产业占劳动力比例都会不断下降。我国2014年人均GDP已经达7485美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已达最高峰。大量劳动人口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已成为必然。同时第二产业中,低端制造业、房地产业、采矿业等行业向高端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的转型也正在发生。有人预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8千万到1亿的劳动人口需要转换自己原来的工作。随着产业转移带来的新工作岗位必将需要更加专业的技能,而原有岗位上的劳动力会有相当大的比例难以适应这种转变而被取代。

目前的就业统计基本无法反应就业市场分行业变化趋势以及隐性失业的真实情况。实际上,虽然服务业创造的新劳动岗位不断增高,同时低端劳动岗位薪资水平也未见降低,但不少智库和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媒体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变化却不容乐观。积极的一面是,大量制造业和建筑业失业人员在餐饮、零售、旅游、物流等服务业中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但在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的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和相关产业链领域中的技术、管理、销售人员目前很多人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个群体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储备,因此根本不会出现在城镇失业登记的名单中,但其数量将随着经济调整的深入而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部分人的转型难度和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可能要远超于之前的预判。

谁最终会是经济转型的牺牲者?

在过去的历次经济周期中,中国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各行业从事技术、管理、销售等岗位的白领们即使有短暂的失业也几乎都会很快在自己拿手的领域中重新找到就业或创业的机会。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很多曾经高速发展的行业中的一些岗位可能永远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岗位的技术门槛要高的多,因此和美国所经历的那样,一些白领将不得不从事低技能服务业岗位的工作。

从白领进入蓝领,这种过去几十年在中国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将密集出现,这种变化,对当事人是相当残酷的。因此未雨绸缪,要么让自己在调整中屹立不倒,要么让自己尽早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以便能够平滑转型,是放在白领们面前的新要求。另外,利用自己的年龄、经验、人脉方面的优势进入创业通道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从新世纪初发端的这一轮经济增长,是中国迄今为止历时最长、增长速度最快的一轮经济波峰。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行动力上,即使粗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企业也能赚到钱。

另外,通过关系获取资源的能力、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投资战略的前瞻能力,甚至更直白的说法“行贿”的能力,也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依靠技术进步、业态创新、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品牌塑造等途径成功打造高竞争力企业的和中国经济增速相比极不匹配。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内新出现的高品牌知名度企业乏善可陈的根本原因。

这种不均衡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细微变化,你会发现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到来。

有机构测算,在中国此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将有8千万左右的劳动力转换工作。而其中一多半的劳动力将转向第三产业。这数千万劳动力的转型,理论上需要出现数百万个创业者才能带领这些劳动力完成转型。因此,新一代的企业家也必将最大量的诞生于消费和服务领域,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是他们的未来所在。

经济转折不等同于企业转型,这是一次新老企业“你死我活”的大置换,而不是老企业“破茧重生”的新机会。这个过程就是大洗牌的过程。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倒掉,有人提前收手的,通过各种基金把钱交出来让专业的人士去进行投资。在2015全年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一些新兴领域里的投资趋势十分旺盛。

这是乐观的一面,悲观的一面是,我遇到的那些开着豪车做专车生意的人们大部分已经没有这种转型的机会,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眼界已经不支持他们有新的开始。
(0)
(0)
  
  • 玉格格
江夏大V江夏大V
  • 发表于:2016/12/20 11:01:51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
(0)
(0)
大光谷
大光谷: 公舞员相对来说在中国是醉安全的工种
风鹰999
风鹰999: 回复 大光谷:为什么呢
半醉半醒
半醉半醒: 加入中国第一大帮只要不站错队被开除挡籍,生老病死无忧
半醉半醒
半醉半醒: 在中国一般企业生命为3-5年,IT企业为1.5年,看看曾经红极一时的乐视、加多保、凡客--
半醉半醒
半醉半醒: 加多宝董事长跑路,CEO离职!神话为何破灭?“怕上火,喝XX”让大家记住了这样一款凉茶产品,而现在,这个凉茶也“上火”了——加多宝集团正遭遇停工、裁员、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工厂停产,公司裁员近日,据北京时间报道,国庆假期后,第二场裁员风波正在加多宝集团内部悄悄蔓延,继底层工厂的大幅裁员后,加多宝集团开始从中层的职能部门“开刀”。即使是跟随加多宝从广州建厂到北京总部成立的十多年老员工,在第二波裁员中也未能幸免。
还有1条回复,点击查看
我就是我
  
  • 太阳
  • 发表于:2016/12/20 11:06:04
  • 来自:湖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每天喊的经济转型,另一层意思就是不行了.....
(0)
(0)
大光谷
大光谷: 任何风口与命运都是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和来不及
  
  • 风之子
  • 发表于:2016/12/20 11:50:23
  • 来自:湖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确实是个问题。就拿中百物流的临时工来说,效益不好就在这个月被裁员,后来通过劳动局的干预重新来上班,一个月一千二三百块也得干哪,停住了手就停住了口,进一个总比不进一个强。
  • -^_^-
  • 发表于:2016/12/20 14:58:06
  • 来自:湖北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尊重每一份职业,或许它不是那么的体面!
(0)
(0)
  • 风轻云淡
  • 发表于:2016/12/20 19:37:11
  • 来自:湖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危机感
(0)
(0)
实事求是
  • 半醉半醒
  • 发表于:2016/12/20 19:54:22
  • 来自:湖北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四万亿计划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此后,一些媒体和经济界人士仍将其简单地解读为“四万亿计划”。
(0)
(0)
江夏大V江夏大V
  • 发表于:2016/12/21 16:04:36
  • 来自:湖北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风光背后,不是肮脏就是沧桑。
(0)
(0)
全凭好玩!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