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承认软弱,不可耻。

  • 书华林
楼主回复
  • 阅读:13934
  • 回复:0
  • 发表于:2019/4/28 17:02:28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北大弑母”案的吴谢宇被抓了!这位高智商的罪犯在杀害母亲三年后被抓了!

案发前4个月,他就向学校请假,推掉所有课程,不再住在北大宿舍内。

案发前2个月,他向培训机构提前领走了奖学金,说有急用。

案发前1个月,他购买了手术刀、锯条、干燥剂、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作案工具。

案发前几天,他回到福州,碰见邻居,还热情大方地打招呼:“阿姨好。”

案发后几天,他通过母亲的手机,以去美国为由,向亲戚朋友诈骗144万。

案发后一个月,他从母亲日记上剪下字,伪造辞职信,向其就职的学校请假。

案发后半年内,他和一名性工作者同居,期间他还通过QQ和要好的朋友留言,送祝福,伪造自己安然无事的假相。

案发后7个月,他在河南某ATM机上取款后,给舅舅发短信,说他和母亲要回国,让舅舅接机。未接到机的舅舅心生疑惑,来到他家,发现了尸体。

种种迹象表明:

杀害母亲,吴谢宇已经蓄谋已久;渴望被抓,吴谢宇已经准备充分。

我很好奇,为什么媒体喜欢用“弑”这个字。在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这个字的含义很明显——两方不是处于一个水平阶层的。在现代,如此照搬,明显不妥。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意味着,没有一方能有权力完全掌握对方的人生,也没有一方能有权力随意终结对方的生命。

纪伯伦的诗《孩子》这样写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悲剧的发生已成事实,类似这样的极端案件,都是小概率事件,就案件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代表性,因此大众大可不必恐慌不安,但它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和亲子战争,值得每个人深思。悲剧不该让每个人恐慌,但应该让关注者清醒。关于吴谢宇杀害母亲的原因,很多网友都把锅甩给教育的失败,就好比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往它靠齐,准没错。我呢?不去猜测原因,嚼血馒头这事没意思。

我就吴谢宇个人,聊聊自己的看法。因为像他这样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我们国家不是个例。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吴谢宇是个近乎完美的人。

1. 强大自律,懂事有礼。

邻居们说,吴谢宇自年少时,就表现得和别的孩子不同。他很少加入大院孩子们无聊幼稚的游戏,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但他又不是书呆子,非常懂礼貌。邻居去他家,他会热情而礼貌地打招呼,然后马上坐下来专心学习。

2. 天赋秉异,才气逼人。

老师们说,吴谢宇简直是天才级的人物,一些老师都要思考许久的难题,到他那里都是一眼洞穿。最难得是,他文科理科都出奇得好。

3. 理智冷静,有爱有趣。

同学们说,吴谢宇是超级学霸里少有的高智商 高情商的综合体。他每天晚上11点准时休息,早上七八点准时起床,上课坐在前排,发言活跃,平和待人,性格稳重。他从不因为自己成绩优异高高在上,碰见相熟同学热情打招呼,好朋友过生日他会送上祝福,女同学有急事他会鼎力相助,篮球打得非常好。

4. 孝顺懂事,坚强成熟。

亲戚们说,因为成绩优异,懂事体贴,吴谢宇一直是母亲的骄傲。2010年,他的父亲患癌去世后,吴谢宇和母亲度过一段艰难时期,但母子相依为命,关系融洽。怕母亲孤寂,上大学后,吴谢宇几乎每晚都会和母亲通电话,汇报自己的情况。

案发后,吴谢宇的一位老师感慨万千地说:

如果非要说这孩子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他压根儿没有缺点。

从“正能量”开始流行的时候,那些追求卓越,力求完美的人,便开始以惩罚自我的方式来成长。那种近乎残酷的律己行为,常常被人戏谑为有毛病。而对于单亲家庭而言,这种“毛病”更严重。

常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单亲家庭的孩子被周围的小伙伴孤立起来,被嘲笑为没有人要的野孩子。我们说要据理力争,这个“理”,保护的其实是我们不被外人凌虐的心态。所以你看到了吴谢宇的懂礼貌,看到了他的主动向邻居问好,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提前堵住那些闲言碎语的口。

这是一个“反人性”的时代,人们不得不彰显自己追求卓越的野心,人们必须要日臻完美。自我实现是大众所默认的,一切享乐主义都是可耻的,是要受到批判的。所以你看到了那个过分自律的吴谢宇,看到了那个高智商、高情商的超级学霸吴谢宇。

过分严格的超我,使得我们憎恶平凡,害怕普通,对于失败和犯错零容忍。它从方方面面教育我们。不要迁就自己,不要怪罪外力,你犯错、失败,原因都在你。吴谢宇追求完美,所以背负了太多;追求完美,所以不真实。追求完美,所以在自责成瘾的绝境中迷失了。

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没有人能胜任任何事。承认柔软,并不可耻,求助也不是示弱的表现,相比伪装的从容和坚强,真实的流泪和诉说也有力量;温和的自我体谅,也不可耻,多用不同的声音与自己对话,也许这次还站在坏事前自责的“对不起,我办不到,但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去完成”,下一次就可以用遗憾的口吻说到“我做不到,下次再试试吧。”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说:
长大后最轻松的就是一个人遇到事后可以忍气吞声的走开。……终于可以承认我不再勇敢了,面对公然的暴力,一心想的就是怎样逃开,哪怕丧失尊严。……能承认这一点真好,我感到放下了一个大包袱。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