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人生》——潮起潮落

  • 书华林
楼主回复
  • 阅读:37636
  • 回复:2
  • 发表于:2019/5/13 14:11:4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如果要选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中国作家,那无疑是路遥。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他作品里的主人公与我如此相似——内心自卑,却又是自己精神家园的守卫。《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人生》中的高加林。


《平凡的世界》暂且不说,因为作为矛盾文学奖的这部百万字长篇巨著,一时间是不能用千把字聊得清楚的。


《人生》我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这本书,可以说是路遥的自传体小说,它凝结着路遥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部小说在当代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马云说:“在所有中国作家里,路遥对我影响最大,小说《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贾樟柯说:“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路遥的《人生》,正因为这部小说,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我常在想,黄土高原应该是能孕育作家的。你看路遥,看陈忠实,看贾平凹……



1


《人生》的主人公叫高加林,农民的儿子,高加林所在的高家村,是典型的闭塞落后小山村。村里的一号人物是大队书记高明楼,二号人物是村里最富的村民刘立本,高明楼与刘立本还是亲家,刘立本的大女儿巧英嫁给了明楼的大儿子。而村里最穷的当属高加林家。


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于是回到了村里当了一位民办教师。他对于这个工作还是很满意的,既不用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


然而,世事难预料,不久后,大队书记的二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于是高明楼利用权力,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高加林的职位。一夜之间,高加林从一个人人敬重的教书先生,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份的突然转变,使高加林一时接受不了,整整一个月一蹶不振。


寻求身份的转变、确立和认同会让人陷入无限的焦虑中,高加林有文化,渴望走出去,然而他是农民的儿子,尽管他有远大的志向,但是他的处境拴住了他。


在自我调节后,他认清了现状——他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白天,高加林玩命似干农活,一到夜晚,他就痛苦不堪。周星驰在《功夫足球》里说:“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尽管认清了现状,但是高加林还是梦想着有一天能重新回到县城,回到他熟悉的环境里,读书、听音乐、打篮球,过城里人的生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终日与黄土地为伴。


一段时间后,高加林的二爸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县城,当了劳动局局长。升职为劳动局副局长的马占胜为了讨好这位新局长,擅作主张,通过暗箱操作给高加林谋得了一个比民办教师还好的工作——县委通讯组通讯干事。


进入到新的单位,高加林充分发挥了自己文学方面的特长,他的多篇报道获得表彰,渐渐的,他在县城也小有名气了。大家都很看好这个才气十足的英俊后生。


从民办教师到农民,再到声名鹊起的记者,使高加林对于未来与远方更加憧憬。他相信,一切都将变得越来越好。

2


从教书先生沦为农民,是高加林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就在他最迷茫、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刘立本的二女儿刘巧珍走进了他的世界。


刘巧珍善良淳朴,美丽能干,美中不足的是,她是文盲。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特别崇拜有文化的高加林,她决心要选择一个有文化、而又在精神方面很丰富的男人做自己的伴侣。毫无疑问,高加林是最佳人选。其实从很早以前,她就开始暗恋高加林,但她一直压抑着这份感情。直到高加林彻底变成农民后,刘巧珍才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此时,他们的地位平等了!


刘巧珍很了解高加林,她知道农民的身份让高加林倍感屈辱。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如此煎熬,刘巧珍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于是,当高加林提着一篮馒头去集市上叫卖,却始终因为自尊心而张不开口吆喝时,刘巧珍在高加林回村的大马河桥上,从他手中夺过篮子,奔向了人群中,将馒头偷偷送给了自己的姨姨家。不一会儿,她就提着空篮子回来了。


然后,她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高加林。看着刘巧珍对自己这么好,高加林深受感动。


回乡的路上,刘巧珍向高加林倾诉了自己的爱慕之情。高加林听完后,既震惊又感动,他没想到自己已经沦落到这步田地,竟然还有一个人还在真心地爱着他。


从那天起,高加林和刘巧珍偷偷地谈起了恋爱。在80年代初,社会风气还很保守,连城市青年谈恋爱都得偷偷摸摸,更何况是农村青年。也难怪我们小时候看到电视中有亲密的画面时,父母就会万分紧张,蒙住我们的眼睛一样。


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纯真而炽热,高加林的每一句话,她都乐意遵循。多年的读书生涯,让高加林养成了城里人的思维和习惯,他讲卫生,爱读书,举止文雅,而且他刷牙。


为了讨心上人的欢心,刘巧珍做了很多改变,比如她开始天天刷牙,哪怕被村里人嘲笑,也无所谓;她开始刻意地打扮自己,为了高加林,她愿意去做任何事。她说高加林比她爹妈还亲!!!


日子一久,高加林和刘巧珍谈恋爱的事,渐渐在高家村传开了,一时间谣言四起。


刘立本平时很瞧不起高玉德一家,现在突然从外人嘴里听说,自己的二女儿正在和高玉德的儿子谈恋爱,他气坏了,回家后不由分说地就把女儿痛打了一顿。


刘立本万万没想到,巧珍即便挨了打,也照样要去和高加林约会。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是崇拜、是迷恋,是甘心付出。


相比之下,高加林对刘巧珍的爱,要复杂很多。其实,高加林虽然也很爱刘巧珍,但他心里一直很纠结。


如果真的和刘巧珍在一起,就意味着,他这辈子就被拴在了这片黄土地上。而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不管怎样,刘巧珍的纯真和善良,都让高加林感到温暖和踏实。正是因为有了刘巧珍,高加林才觉得自己的人生少了些许苦涩。


爱情对人具有巨大的疗愈作用,高加林和刘巧珍之间的恋爱,对他俩来说都是一场救赎。生活在世间,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有过不可言说的痛苦,而真正的爱情能激起处于灰心丧气情绪的人对生活的激情。

3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高加林回到了县城工作。没多久,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就向他表白了。因为此刻,高加林不属于农民,他们俩又平等了。


黄亚萍是高干子弟,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爱好文艺。高中时期,黄亚萍和加林很谈得来,两人一起聊文学,在精神上很有默契。


后来高加林回了农村,这段初恋就不了了之了。可现在,高加林又重新回到县城,黄亚萍心中的恋火再次燃烧起来。


面对黄亚萍的表白,高加林既兴奋又难过。兴奋是因为,他也很喜欢黄亚萍;痛苦是因为,他心里还记着巧珍。


在高加林离开村子的这段时间,刘巧珍天天都去加林家干活,并称呼两位老人爸妈。俨然就是高家的儿媳了。然而,这一切高加林全都不知道。


渐渐地,高加林意识到,自己和刘巧珍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如果他一辈子当农民,他和巧珍结合也就心满意足了。可他现状是“公家人”,将来如果和巧珍结婚,那么就没有共同话题,那么自己就被拴在了县城,而这种种的一切都与自己向往的远方相悖。于是,他想到了分手。他托人给刘巧珍带话,约她在大马河桥见面。


当刘巧珍兴冲冲地赶来时,高加林暗示她,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刘巧珍尽管心痛难抑,但还是强忍泪水,和高加林分了手。


正式和黄亚萍在一起后,高加林才突然发现,黄亚萍很任性,不像巧珍那么温柔体贴。


一次,他们去郊游时,弄丢了一只进口的水果刀。事后,黄亚萍非要让高加林去帮她找回来。当时,高加林正在开会,为了找那只水果刀,他不得不撒谎离会,并冒雨骑车去郊外找。



等他两手空空回来时,黄亚萍却笑着说,刀子没有丢,自己只是想考验一下高加林有多爱她。高加林平生最痛恨被人戏弄,他一下火冒三丈,和黄亚萍大吵一架后,愤然离开。


不久后,两人和好,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出现了裂痕。高加林越来越怀念和刘巧珍在一起的日子,刘巧珍对他永远都是赤诚以待,以他为中心;而在黄亚萍面前,高加林总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他总是处于下方的那个。


就在高加林内心痛苦挣扎的时候,他的人生出现了第三次逆转。原来,黄亚萍原来男友克男的母亲,因为气不过黄亚萍因为高加林,而甩了自己的儿子,于是向纪委举报了高加林,说他的工作是走后门得来的,属于严重违纪。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单位不得不解除了高加林的公职。


就这样,高加林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从顶峰再次跌落谷底。当他拎着行李走回高家村时,乡亲们并没有嘲笑他,而是纷纷围上来安抚他。


此时,高加林最想念的人无疑是刘巧珍。可就在他与刘巧珍分手后的第三天,她就嫁给了之前向她提亲多次,却被拒绝的邻村人马栓。


但即便如此,在得知高加林被解除公职后,刘巧珍仍去苦苦央求大队书记高明楼,请他再帮高加林安排一份民办教师的工作。


知道真相后,高加林羞愧不已,他发自内心地开始忏悔,然而一切都晚了,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刘巧珍。


高加林的人生很富有戏剧性,很像我们的生活,生活喜欢人高高抛起来,再狠狠地摔下去,每一次,都让人措手不及。


《人生》这本书在现如今仍然能引人共鸣。很多人从高加林身上看到了自己,紧跟时代的潮流,不向命运屈服、有着远大的理想,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很多人会在高加林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可能会被关系户挤掉工作,我们会面对很多选择,常常不知向左还是右,就这样迷茫的活着。也有可能,我们努力了很久很久,遭遇挫折,直面失意、无奈、甚至感到绝望,最后却结不了累累硕果。


《人生》里,有这样一句话:“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


现实就是如此,尽管书中的剧情如今仍在上演着。但我们改变不了什么,理想催人奋进,爱情疗愈伤痛,而命运的打击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正如余华小说《活着》里说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故事的结尾,高加林又回到高家村!我们又将回到哪?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书华林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9/5/13 14:30:57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