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世界家庭日——“国”“家”

  • 书华林
楼主回复
  • 阅读:37021
  • 回复:0
  • 发表于:2019/5/15 15:26:37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江夏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今天是世界家庭日,家庭,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个体单位。

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家庭是应人的需求而出现的。人根据其本能的特征,需要同类的关怀和怜悯,而家庭就是为满足人的这一天性需求,而建立的一个集体。

男女的结合是符合人性的,它不但能加深双方的关系,而且使他们相互完美。并奠定牢固的家庭基石,通过他俩。又可建立起新的亲戚关系,而这一裙带关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在加强社会基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家庭作为对社会最有影响的单位在解决困惑人类社会的危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段时间,《复联4》最终之战定义了某些漫威粉十一年的青春,然而与它同时期上映的另一部影片——《何以为家》,却在时间的洗礼下,评分一举超越《复联4》的8.6分,豆瓣上,达到了9.0。


《何以为家》是黎巴嫩籍女导演娜丁·拉巴基自编自导的作品,片中的女律师就是导演本尊。

黎巴嫩的电影之前很少引进,很多中国观众应该和我一样,对这个国家是比较陌生的,我没出过国,但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所以对于一些国家的历史,现状,上上网、看看书、查查资料,还是可以了解一番的。


上世纪40-70年代,黎巴嫩是中东世界最富庶繁荣的地区,主政的是基督教马龙派,国家政策上民主自由,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最终却毁在了难民手上。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国人谈“难民”色变的原因。


几次中东战争后,数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当时移民政策较宽松,来的都照单全收,但难民不是逃离战争,而是把这一切带到了其他的国家,一些难民们总是想要人们为他们做出更多的事情,他们甚至公然扰乱社会秩序,想要在别的国家生更多的孩子,对曾经美丽的国家做出各种各样的伤害。到70年代,黎巴嫩已经有了4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


再加上难民的女性生育率非常高,且他们的教义不允许堕胎,就生啊生,父母啥防护都不做。久而久之把黎巴嫩的人口结构改变了,人一多自然就要求政治权力,加之美国、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经常插手黎巴嫩事务,“麻烦制造者”并非浪得虚名。所以在1975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初四),黎巴嫩内战爆发。

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基督教长枪党民兵之间的战斗在小小的国家黎巴嫩爆发。这一天死亡总人数接近100人。

这次战斗主要涉及巴勒斯坦游击队将来的家园问题,这场内战断断续续持续了16年之久。

我们常说,攘外必先安内。毁掉一个国家,内战的危害性远大于外部。所以16年的内战,其结果是把黎巴嫩这个蒸蒸日上的国家彻底给毁了。

全片用小男孩扎因的视角来洞察黎巴嫩的社会现实,相较于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涓涓细流式的叙事节奏,委婉的披露现实。我更偏爱《何以为家》的直揭伤疤。


电影海报上方有“迦百农”三个字,我查了下,“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不过在法文和英文中的解释是“乱和不规则”的意思。这里应该寓意小男孩陷于这种环境下,何以为家?




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法庭上,小男孩控告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随后,影片围绕这个控告,层层推进,将扎因为什么要控告父母,以及他过去经历过什么一一展开。

影片传递出一个世界底层人都有的共识——越穷越要生。


扎因是家里的老二,没学上,白天就带着妹妹们上街摆摊,父母除了把他们生出来什么也不管,连妹妹萨哈月经初潮,都是扎因先发现,带着妹妹去厕所换内裤。影片看到一半,脑袋里突然蹦出孔融的“父母于子无恩论”——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

扎因极力让妹妹隐瞒自己月经初潮的经历,在他看来,一旦父母发现了,妹妹就在这个家待不下去了,而后,故事也正朝着他不想的方向发展着。父母将妹妹嫁给一个叫阿萨德的混蛋,妹妹才11岁,父母等于是把她卖了,扎因拼命反对,但妹妹还是被带走,绝望的他愤然出走。


在扎因的父母看来,生孩子不是为了爱与责任,子女只是父母情欲后的产物,这个观点与孔融颇似。父亲对卖女儿的事儿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甚至觉得是一种恩赐,找个好人家比跟我在一起受苦强。


观影过的同事说,看到之前的剧情,感觉神经还是紧绷着的,可最后看到扎因笑的时候,自己反而想哭。是的,当一个12岁的未成年人以强大面对这“狗屎”一样的生活时,大家会责怪他所处的环境,但当他一种柔软的姿态放空自己后,你才真正注意到他只是个小孩,小孩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他应该是笑着的!他本不应该承担这么多!

扎因给大人们的建议是下面这句话:


我是同意扎因的,在为人父母之前,先想想自己能不能负起责任,有没有能力养活子女,如果拿不准就别性冲动,或者做好保护措施。我们总赞美早熟懂事的孩子,可是扎因并不想当个早熟的孩子,但摊上那样的父母,不早熟又能怎地?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小男孩的真名就叫扎因。他本就是在黎巴嫩生活了8年的叙利亚难民,《何以为家》改变了扎因的命运,他的一家人移民挪威,摆脱了战乱的困扰。


电影的最后,摄影师给扎因拍护照的照片,他终于笑出来了,因为这是护照招片,不是死亡证明。

写到这,我记起来一件趣事,大约我也是十一二岁时候,老师问,到底是先有国,还是先有家?我答曰:先有家,然后多个家组成了国!你要说我的回答错,我觉得也谈不上。毕竟当时的我,眼界就那么窄。

看完《何以为家》,我为扎因最后移民挪威而高兴,但我也为千千万万个类似他的黎巴嫩儿童而悲哀。

没有国,就没有家。现在黄皮肤几乎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安倍会晤,不自觉的将日本说成了Chinese,澳大利亚总理在街头把韩国人当成中国人,并亲切的用中文“”你好”问候,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处“推销”中国……

种种的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国家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我常在想,如果我不幸投胎在了黎巴嫩这样的国家,即便我再有钱再有本事,无非就是移民去其他的发达国度,或者安全如中国这样的国家。但是我如果没钱没本事呢?我肯定会像那些占比更多的普通人一样,在祖先的土地上担惊受怕的活着。

何以为家?有个强大的祖国,才有家!

好的现实类电影会让人审视自己的生活,我现在能在键盘上敲字,能不用担心哪里冒出的炮弹炸死我,能有自己的兴趣……得益于我们国家的和平富足,而这,却是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以,老生常谈的——珍惜当下吧!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